(一)郎官冯唐:说话欠"抽",不懂得变通</p>
冯唐出生于汉文帝时期的官宦世家,父亲任过代国丞相,爷爷当过赵国将军,自小就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很有才华,且为人正直,以孝行闻名于当世。</p>
冯唐的亲戚朋友、邻居都很看好他,认为冯唐将来的前途必定一片光明。</p>
年轻时,冯唐果然不负重望,官拜中郎署长,也就是统率皇宫侍卫,直接为汉文帝保驾护航。</p>
只是冯唐太过耿直,说话欠"抽",以致屡屡失去升迁机会,一直到年老,职务上都没有多大的提升,耀眼的光环不过是昙花一现。</p>
在最关键的中年时期,汉文帝曾递给冯唐一次橄榄枝。他特意在中郎署找冯唐拉家常,有意看看冯唐还是不是像年轻时那样"轴"。</p>
当聊及天下大事时,汉文帝说,他很欣赏赵国的名将李齐。冯唐接过话,直直地回应:李齐,哪里比得上廉颇、李牧,他们才是真正的将才。汉文帝掠过一丝不快,平静地反问,何以见得呢?哪里懂得察言观色的冯唐率真地又道:先祖在赵国时了解廉颇、李牧有非凡的才能;家父在代国时熟悉李齐,知道他不过如此,根本比不上廉颇、李牧。汉文帝见冯唐如此说,因思贤心切,遂激动地大呼:朕恨不能得到廉颇、李牧这样的大将,不然何患匈奴!</p>
特不会聊天的冯唐傻傻地又言:陛下,即使你得到廉牧、李牧这样的大将,也不见得可用哟。</p>
一席话让汉文帝当众下不了台,再也挂不住脸面,那一刻真想亲手宰了冯唐。只是汉文帝脾气好,也不是昏君,当时尽管很生气,但也没说什么,只是很不高兴地拂袖而去。</p>
像冯唐这样不懂得变通的臭脾气,升迁自然无望,没被贬就已是烧高香了。</p>
就这样,直来直去的冯唐一生过得"也无风雨也无晴",到九十多岁时,已心有余而力不足,大举求贤的汉武帝见冯唐年事已高,也就不再考虑冯唐的任用了。</p>
(二)将军李广:毁誉参半,至死未封侯</p>
李广是西汉时期的名将,英勇善战,擅骑马射箭,敢于冲锋陷阵,打仗又行踪不定,故有"飞将军"之称。</p>
出生于陇西(今甘肃天水)的李广原本来自将军世家,先祖李信是秦朝名将。按常理,李广的人生应是如鱼得水。</p>
起先,李广是不负众望的。</p>
他在汉文帝时期,就因抗击匈奴有功官拜中郎将,在汉景帝时期,出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在汉武帝时期,受命未央宫卫尉。</p>
李广出色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识,一度让匈奴闻风丧胆,谈虎色变,数年不敢入侵。</p>
李广在公元前144年出任上郡太守时,一次,汉景帝派员视察,恰好匈奴骑兵入侵雁门,正好与前锋三个匈奴兵迎面相闯,这三个匈奴骑兵看见视察队伍打着"飞将军李广"的旗号,一下吓得落荒而逃。赶来迎接视察大员的李广趁机开弓发箭,一下射杀两个,活捉一个。后面的匈奴大部队呼啸着向李广奔来,胆识过人的李广没有害怕,令手下一百多骑人马直面对垒,在距离匈奴骑兵阵前的不远处,下马解鞍,在草原上席地而坐。"狭路相逢勇者胜",气势汹汹的匈奴骑兵见此,担心是李广的诱军之计,兼之天色已晚,赶忙向北撤走。</p>
李广于是从容地陪着视察大员平安回营。</p>
李广于公元前129年回京担任未央宫卫尉后,匈奴单于认为机会来了,马上集结兵力攻打雁门。</p>
汉武帝随即派卫青、李广迎敌。李广率领的一支部队与匈奴军交锋时,害怕的匈奴首领将计就计,假装不敌逃跑,在草原上设下陷阱,李广策马追赶时,中计掉进陷阱,被匈奴兵吊在网兜中。沉住气的李广先是一动不动,假装死去,待匈奴骑兵拖着他走了十多里地后,寻机一跃上马,夺过弓箭一连射死数个匈奴追兵,飞奔而回,得以逃脱。</p>
李广为将时,对部下很谦和,以廉洁着称。每每因功得到赏赐,均分给士兵,饮食与士兵们一起,大家同享同乐。他的俸禄很多年都不过是二千石,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为此李广就量体裁衣地生活,从不贪赃枉法巧取豪夺不义之财去购置家产,一生清白,部下都深深感叹,钦佩不已。汉文帝亦惋惜说,汉中郎李广太可惜了,生不逢时,若是高祖时代,肯定受封万户侯了。</p>
然胆识过人富有韬略的"飞将军"李广后来的结局却不怎么好,至死也未能封侯。这与他心胸狭窄、气量不大及不道义、不识时务、不听指挥等等性格缺陷有关。</p>
李广从匈奴那里幸运地逃回京城后,因造成不良影响即被汉武帝免职,赋闲在家。一次,夜间经过霸陵亭时,他的从骑对霸陵尉说,这是前任"飞将军",现打猎归来,欲回城去。喝醉酒的霸陵尉大声呵斥道,别说是前任将军,就是现任将军,夜间也不能通过。没办法,李广只好一夜借宿在霸陵亭下。没过多久,匈奴又入侵,汉武帝再次起用李广任右北平太守迎敌,李广提出须安排霸陵尉一道从军。这时汉武帝正是用人之际,这个条件焉有不从!霸陵尉来到李广军中,当即被李广斩杀祭旗后,部队才出征。</p>
这就是李广,容不下小小的霸陵尉,没有恢宏的气度,必然难以实现远大的愿景。</p>
李广任陇西太守时,曾斩杀反叛的羌人八百俘虏,这个事被善于占卜的星相家王朔指责:李广太不道义,杀俘虏好亏心,焉能封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