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李白何以在出世与入世的道路上戴着镣铐跳舞?(2 / 2)

二年后,李白亦厌倦了御用文人生活,便时常"纵酒以自昏秽",便有了开篇所言"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无奈之举。</p>

不久,李白悲苦地自请"还山",得到玄宗皇帝"恩准"。李白便写下有名的《秦水别陇首》离开长安:</p>

秦水别陇首,幽咽多悲声。</p>

……</p>

挥涕且复去,恻怆何时平。</p>

三、赐金放还的悲哀</p>

唐玄宗对李白的告辞,还算"优待",赐给一袋赏金(大约值5百两银子),体面地打发他离开长安,让他自由地追求原来所过的游侠生活,这就是有名的李白被"赐金放还"的故事。</p>

李白只得作别原本恋恋不舍的入仕之路,又走上游历生涯。</p>

就在公元744年夏天,李白游历到洛阳时,与困于洛阳但风华正茂小十一岁的杜甫相识,二人惺惺相惜,从此结下深厚友谊。</p>

当即相约于秋天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访道求仙。很幸运的是,二人在梁宋得遇高适,三位大诗人在此地畅游甚欢,评文论诗,有了一段极为难得的相聚相悦时光。</p>

临冬,三人作别,李白只身去齐州(今山东济南)过了一段时间的道士生活。</p>

就在公元745年秋,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见面,又一起寻访隐士高人,还拜访了大书家李邕。</p>

当年冬,李杜二人再次作别。</p>

期间,不幸的是,李白的婚姻发生了许多变故。原配夫人许氏陪伴李白十一年后病故,仅留下一子李伯禽。李白后来一刘氏女相好,谁知此妇势利,埋汰李白除了作诗外,什么也没有,气得李白作《南陵别儿童入京》,高唱着"会稽愚妇轻买臣,余自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与之分手。42岁时得遇一邻家女,为之写下"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后依依不舍地孤身二赴长安。只因后来李白当不惯御用文人,又无暇关照邻家女,此段恋情便不了了之。</p>

李白第二次离开长安后,又历经数年的游侠生活。50岁时,得遇前朝宰相宗楚客的孙女梁园才女宗煜,小李白20多岁,是李白的粉丝,为之"千金买壁"。李白大为感动,愿与宗煜结婚,还为之写下《赠内》表意:</p>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长泥。</p>

嫁与李白妇,何如太常妻。</p>

"安史之乱"爆发之前的天宝十二年(754年),李白第三次到长安,又得杜甫支持,拟告安禄山造反事,进献济时之策,以期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夙愿。</p>

哪知此时的唐玄宗正在着手处置"诬告"安王爷谋反的罪犯,根本不信安王爷会谋反。李白见事已至此,便彻底放弃了入仕之念,不再做最后的努力,告别杜甫后,应从弟李昭之邀,再次离开长安,南下宣城。</p>

四、参加永王起事的悲壮</p>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与继室宗氏只好继续南奔避难,几经辗转,最后入庐山屏风叠隐居。</p>

两年后,在永王李璘欣赏下,李白应邀出山入其幕府当了一名谋士。激情之下,李白作组诗《永王东巡歌》,抒发建功报国情怀:</p>

……</p>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p>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p>

谁知,永王的东巡起事迅速被唐肃宗剿灭。李白亦获罪入狱,幸得妻子宗氏奔走营救,得御史中丞宋若思和宰相崔涣出面救出。宋若思还委任李白为幕僚,并向朝廷举荐堪用。</p>

怎奈唐肃宗视永王东巡为"眼中刺",对李白参与永王东巡钦定为"附逆"之罪,不仅不能大用,还得发配"夜郎"(今贵州桐梓)赎罪。</p>

58岁的李白无可奈何,只得在妻弟宗嫌的相送下,悲壮地从浔阳出来,只身前往夜郎。途中,历经江夏(得访李邕故居,登黄鹤楼,望鹦鹉洲)、江陵、三峡。</p>

所幸在流放途中,因759年朝廷遇关中大旱而"大赦天下",李白得以赦罪重获自由,当即沿三峡顺长江重回江南。</p>

《早发白帝城》就是此时此刻李白感而发声写下的名篇:</p>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p>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p>

李白回到江南后,因老友良宰在此地当太守,便逗留了一阵。后与好友贾至一道泛舟赏月于洞庭。</p>

那时,李白的生活已很窘迫,为度过难关,便于公元761年投奔族叔任当涂县令的李阳冰。</p>

次年,李白在当涂患重病,临终前写下《临终歌》便与世长辞,卒年62岁。一说他在当涂因"醉酒"下河捉月而溺死,将李白之死描述得很是浪漫。</p>

不管哪种死法,大诗人李白终究没有实现他期盼的入仕梦想。不过,亦足可欣慰,作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留下的瑰宝已是一座丰碑,无出其右,业已不朽,完全足够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