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1 / 2)

”</p>

看着夏景昀一脸正色的样子,东方白也笑了笑,“为了朕登基,耗费心力最大的不就是阿舅和母后吗?”</p>

他站起身,身板虽小,但已有了几分帝王气度,“阿舅放心,我知道我这位置得来得有多么不容易,断然不会荒废的。三位老师不日便将进京,我也会如往日一般,悉心向学。”</p>

夏景昀下意识地伸出手,而后反应过来,连忙往回缩。</p>

不料却被东方白抓住,扯过来按在了自己的脑袋上,冲着他咧嘴一笑。</p>

夏景昀的脸上露出欣慰,轻轻地揉了揉。</p>

“阿舅,朕今天也会有礼物送给你。”</p>

“哦?什么啊?”</p>

“你别急,等到了午后就知道了。”</p>

东方白卖了个关子,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p>

-----------------</p>

午后,刚刚回府小憩了一阵的苏老相公又被叫入了宫门。</p>

一头雾水的他,在瞧见了同样进宫的秦老家主之后,便恍然明白了过来。</p>

“二位国公皆是人杰,哀家相请所为何事,想必无需多言了吧?”</p>

隔着珠帘坐着的德妃轻飘飘的一句话,将难题抛给了两位老头儿。</p>

你俩不是聪明嘛,那就先让你们俩自己来争吧。</p>

苏老相公老神在在,并不开口。</p>

秦老家主低眉顺目,仿若入定。</p>

德妃也不生气,三人就这么好像在参闭口禅一般,殿中一片寂静,只有绵长的呼吸此起彼伏。</p>

“老臣斗胆,请问太后娘娘,可是想让我们两家之嫡女皆嫁予令弟?”</p>

最终,到底还是苏老相公这个朝臣似乎“更顾大局”,率先开口。</p>

而这一开口,也彰显了这位老人阅尽世事的睿智。</p>

苏、秦两家,皆是难得之臂助,以当下之情况,除非德妃已是帝王心性,开始忌惮防备夏景昀日后尾大不掉,有意限制,否则以他们的关系,绝不至于让夏景昀放弃哪一个人。</p>

而且,若是想要说服某一方退出,也不该将两人同时请来。</p>

可偏偏苏老相公就像是没参悟到这一层一般,看似愚笨地问了一个很浅显的问题。</p>

而称呼也很是微妙,不是建宁侯,不是夏景昀,而是令弟。</p>

德妃自然也听懂了,微笑道:“陛下能够登基,阿弟居功至伟,他生性光明磊落,又爱护百姓,哀家相信他会是一个好的臣子,断不至于猜忌提防与他。而他与二位国公家的贵女皆是情投意合,既然如此,哀家又有何理由,不帮他完成所愿,又有何颜面,让他放弃任何一个心爱之人?”</p>

说到这儿,她在心头默默一叹,手不自觉地捂在了小腹位置。</p>

得到了想要的信息,苏老相公又问道:“此事可有先例?”</p>

苏家和秦家都是顶级世家,夏景昀虽然如今势力不凡,但一个攀附权贵,卖女求荣的名声,他们还是不想担的。</p>

德妃笑着拿起手边的两本册子,让袁嬷嬷分别递给了两人。</p>

“这是礼部尚书韩学明自古籍中所寻。”</p>

苏老相公接过一看,心里不由暗骂,韩学明这狗东西,分明是半抄半编的。</p>

不过转念一想,估计也就他这种博览群书的人能发觉其中错漏,至于旁人,又有几人看得懂呢!</p>

而且他着实很喜欢此番商谈的氛围,没有什么藏在背后的权力要挟和考量,有的只是真情实感。</p>

因为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苏炎炎和秦璃都已经钟情夏景昀,从实际情况上来说,不嫁给夏景昀别人也不大敢娶,太后完全可以反过来拿捏他们的。</p>

但是太后没有,不仅没有,也没有让他们在同意这场婚事的同时,还让他们交出一部分实权,以削弱这个联姻集团的势力,反倒是略带着几分恳求的意味来友好相商。</p>

这代表着太后真的当他们是自家人。</p>

自家人之间,把意思传达到了就行。</p>

他精通权术,不代表他没有人的感情。</p>

于是他不再说话,秦老家主顺势接过话头,缓缓道:“虽是共嫁,但总有区分,否则令出两门,家宅何安,子嗣如何传承?”</p>

在太后面前,他到底是收敛了言语,并未说出什么嫡庶之言。</p>

苏老相公也平静地等着德妃的回复,这一点确实是重中之重。</p>

德妃微笑道:“既都是正妻,那自然都是嫡子。至于府中后宅,苏家从政,秦家经商,苏家洞庭明珠素有明事决断之才,秦家中京琼花经营鸣玉楼世人共赞,一人执掌家中事务,一人执掌家中财权,各有所长,各有所安,各有所恃,岂不正是珠联璧合?至于传承,那就看各自的肚皮了,左右还能过继回娘家继承家业,怎么也可以有个好前程不是。”</p>

她这些日子都在记挂着这件事,为之思虑了良久,总算是琢磨出了一个自觉万全的道理。</p>

苏老相公和秦老家主各自沉默。</p>

德妃笑着道:“若是二位国公同意,陛下便会亲自下旨赐婚,哀家已请了涂山三杰为婚礼作赋,礼部操办,必不至辱没了二位贵女。”</p>

这话一出,尤其是涂山三杰的名头一亮,两位老人也不好再装。</p>

“老臣愿凭娘娘吩咐。”</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