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再大的风浪也会过去(1 / 2)

等长孙无忌和尉迟恭一起离开,李世民一个人坐在昏暗的甘露殿中。</p>

皇帝发怒之后一群宫女和太监跪在原地不敢抬头。</p>

李世民看着西域的地图,直到长孙皇后缓缓走入殿中。</p>

看着李世民的神色,长孙皇后微笑道:“陛下何必如此置气。”</p>

李世民重新坐下来,“多少年了,许久没有遇见过被人在背地里算计的事。”</p>

长孙皇后安静地收拾着甘露殿,李世民生气地砸完了东西之后,这里特别地乱。</p>

皇帝发怒之后,这些宫女一动不敢动。</p>

只有皇后一个人能够在发怒后的皇帝面前收拾东西。</p>

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你觉得朕是一个眼里容不下一丝欺瞒的人吗?”</p>

长孙皇后还是收拾着打碎的陶罐,还有散在地上的宣纸和一支支名贵的毛笔,“陛下身为皇帝,又是天可汗眼里自然容不下一丝欺瞒。”</p>

李世民苦恼地扶着额头,“若朕不是天可汗呢?”</p>

长孙皇后笑道:“是天可汗,在天可汗的雷霆之怒下势必流血成河,这些欺瞒之事自然可以抹去,但如此一来天可汗为了贤名所做的一切都会东流,在世人眼中那是一个严苛的天可汗。”</p>

“若只是一个父亲或者叔伯,兄弟,还要加以疏导,反之则会成为众人生疏的对象,再无亲朋好友高坐,再无真挚的笑颜。”</p>

皇后的话语很慢,在甘露殿中缓缓道来。</p>

李世民的怒意也渐渐平息。</p>

长孙皇后又道:“即是天可汗,放眼天下有谁能够与之匹敌?这便是帝王,有威严与震慑又有能够俯瞰世间万千生民,陛下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皆是世人的准则和标榜。”</p>

长安城又到了雨季,李世民的话语也传遍了朝野。</p>

张阳听程处默讲着,心情很是复杂,皇帝急眼了后果很严重,还要阿史那杜尔带着他的东突厥部族去攻打高昌,这李世民什么时候和突厥阿史那杜尔勾搭上的?</p>

现在回想起来也难怪当初阿史那什钵苾可汗过世之后,立小可汗结社率,这个做伯伯的阿史那杜尔一点动静也没有。</p>

还以为他真的乖乖就范了,原来天可汗在暗中捣鬼。</p>

这就像打牌,看着李世民出牌很稳当,鬼知道他手里有没有几张大牌藏着。</p>

从玄武门的事情开始登基,在历史进程上,贞观一朝不论李世民的儿子女儿造了几次反,都被轻而易举地抹平,而他自己还是皇位永固。</p>

不要和皇帝讲武德,皇帝才是最不讲武德的那个。</p>

烦闷地踢开脚边的石头,张阳觉得自己的好心情都没了。</p>

禄东赞冒着雨跑到一处酒肆,向店家买了一坛酒水。</p>

张阳眼瞅着讲着,“大相兄,你怎么还在长安城?”</p>

禄东赞尝了一口酒水,“长安城繁华又有这等美酒,怎么舍得离开,天可汗怒问高昌主人何在,这等大事没个结果在下也不想离去。”</p>

前来朝贺的使者们都已经走得七七八八,大唐当然不能赶着这些使者离开。</p>

人家想留想走反正都是各国使者自己的事情。</p>

“我觉得你应该给松赞干布多带一些酒水过去。”</p>

“你这话说得不错,带一些回去,赞普喝了这点美酒就会更想攻打大唐了。”</p>

张阳揣着手对程处默讲着,“你说这么一个时刻想要攻打大唐的家伙,怎么能够让他在长安城活这么久。”</p>

程处默摸着下巴的胡渣琢磨着,“吐蕃这种苦寒之地,能够养出多少兵马?怕不是一群将士连甲胄都穿不起。”</p>

张阳点头,“我也如此觉得。”</p>

瞧着禄东赞提着一壶酒美滋滋地离开,张阳又道:“看着这个家伙的日子过得这么滋润,我怎么浑身不舒服呢?”</p>

程处默点着头,“要不要揍他一顿?”</p>

“可以,注意分寸。”</p>

“麻袋一罩脸他还能看到是谁揍的不成?”一边说着话刚要走出酒肆,程处默一回神转身又道:“差点忘了,最近听说有一伙倭国人押着一车的货物已经过了潼关。”</p>

“是银矿吗?”</p>

“多半是,据说是看得很严实,白天黑夜都不带离开的。”</p>

“派人去盯着。”</p>

“明白。”</p>

贞观七年刚刚开始,发生的事情不少。</p>

先有李世民大刀阔斧想要各州府开办官学为了科举铺路,氏族志和括地志也在编撰的路上,还有高士廉离开朝堂,朝中诸多官位发生了变动,封了一堆新晋官吏,不少跟随高士廉的老臣也离开了朝堂。</p>

张阳来到东宫当值,刚刚走到东宫殿前就见徐长吏与张大安正在争论着。</p>

好像是因为徐长吏想要为太子引荐一个人被张大安拦下了。</p>

张阳若无其事从两人身边路过。</p>

徐孝德连忙上前拿出一卷书,“张少师,此乃颜师古所作汉书注解。”</p>

张阳接过这份注解又看了看殿内正在写字的李承乾,停下脚步看着上面的内容,要说汉朝以来的史学家除了司马迁,名气也不小地以为就是班固了。</p>

翻看着徐孝德递来的这卷注解,张阳皱眉道:“这是班固所撰写《两都赋》的注解?”</p>

徐孝德欣慰点头抚须道:“早知道张少师博学,如今看来果真名不虚传一眼就看出这是两都赋之注解。”</p>

先是无奈笑了笑,张阳又无奈道:“咱们大唐的娱乐活动太少,能够用来阅读的兴趣读物更少,平日里就靠看着这些晦涩难懂的书籍来打发时间,这两年不论是国子监也罢,还是崇文殿也罢,看过书。”</p>

这份注解不长,只有其中一卷。</p>

又看向徐孝德,张阳接着道:“徐长吏据我所知,这个颜师古是前朝文学大家颜之推的孙子,今年刚刚被天可汗提拔到了秘书监的少监,人家这才升职,你再让人屈尊来东宫不合适吧。”</p>

皱眉左右走了两步,张阳接着讲道:“上一次你弹劾我的事情,我还没计较,你还要去招惹颜师古,是不是太过多事了。”</p>

听到有问罪的意思,徐孝德当即行礼,“是下官考虑不周,只是太子殿下对汉书很有兴趣,近日又在研读,不妨让颜师古帮忙注解。”</p>

颜师古出生名儒世家,名气是很大,说到底也不了解。</p>

不知道这个家伙的政事主张是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