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报纸的作用不止是及时向百姓传递消息,更重要的是,避免百姓猜忌,从而导致民心不稳。</p>
比如在前线对战时,由于战略需要,大军向后撤离,诱敌深入,这在兵法中是很常用的招数。</p>
但百姓不明白啊,一旦有别有用心之人,随意编造大军在前线溃败的消息,恐怕极易造成百姓恐慌,甚至导致民乱的问题。</p>
这时候,就需要报纸要起到稳定民心的作用了!”</p>
看到这里,朱元璋算是彻底明白了,所谓宣传动员工作,对外,即是攻心至上,对内,则是稳定民心。</p>
舆论,便是造势,孙子兵法有云,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总结起来,便是天时地利人和。</p>
人和,便是因势而导,因利而制权也,而老李传授给自己的,便是如何利用舆论造势,如何人为制造“人和”!</p>
这是大智慧啊!</p>
咱老朱打了半辈子仗,这些道理吧,曾经也明白一点,也知道如何去做,不说当初汉高祖起义时斩了白蛇,就说元末吧,韩山童、刘福通他们造反时,不也喊出了“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口号么?</p>
这便是典型的造势了吧。</p>
只是像老李说得这般通透的,咱老朱还是第一次见识到,这回可真涨知识了!</p>
“至于枪支弹药生产速度慢的问题,我这里倒是有个好办法,这个办法不仅能用于枪支制造,但凡是涉及到工业生产的,都能用到此法!</p>
此法,名为流水线生产方式。”</p>
一看到李晗有好办法,朱元璋顿时欣喜过望,咱就知道,老李从未让自己失望过!</p>
只是流水线这个说法,似乎听着有些耳熟啊,就是想不起来在哪听过似的。</p>
“什么叫流水线生产方式呢,举个简单的例子你便明白了。”</p>
老李的例子教学来了,咱老朱最爱看这个了!</p>
“老朱你出身农村,应该知道农村里办红白喜事时吃的流水席吧。</p>
流水席一般是一群厨师在后厨里忙活,有的负责摘菜,有的负责切墩儿,有的负责煎炸蒸炒,一旦菜式准备完毕,便端上流水席。</p>
而吃席的人,什么菜上来便吃什么,菜是一道一道上,客人是一道一道吃,这个吃完走了,那个来了坐下,反正席上不缺菜,也不缺吃菜的客人。</p>
其最大的特点便是陆续上菜,如行云流水,所以称做‘流水席’。”</p>
看到这里,朱元璋忍不住一拍脑门哈哈大笑起来,咱就说‘流水线’三个字咋看起来那么眼熟呢,一说到流水席他便想起来了。</p>
流水席他再熟悉不过,据传流水席是从隋唐时流传下来的,原本是寺庙中的僧尼为了款待有地位的施主而精心研究出来的素食斋饭。</p>
由于进香的人太多,为了方便和卫生,僧人们采用了“流水”的方式来供应斋饭。</p>
他们将斋饭先放在木制的条盘内,然后漂在水渠上,条盘顺着水势缓缓漂流,最后送到在广阔场地上等候的香客手中。</p>
由于这种独特的上菜方式,人们称之为“流水席”。</p>
而在农村办红白喜事时,亲戚们住得分散僻远,往往要走很久才能到达吃席的地方。</p>
由于客人们出发有先后,行程有远近,不能同时到达,于是便学了那寺庙,设流水席,即吃即走,既方便了客人,又减少了主人多次备宴的麻烦。</p>
他小时候也吃过几次流水席,那可是为数不多能吃得饱的日子,所以印象极其深刻。</p>
突然间,朱元璋明白了为何自己会如此喜欢和李晗通信了,不光是因为他学识渊博、无所不知,更是因为老李说的话,太接地气了!</p>
看起来就觉得爽利,令人忍俊不禁又想捧腹大笑,此天地之间,恐怕也只有他老李才有这个水平吧。</p>
只不过,这流水线,和流水席又有什么关系呢?</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