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头的试车成功,铁路也已开始铺设,接下来火车头该进入量产阶段了。与此同时,新的蒸汽船也准备开工建造。</p>
这也意味着,工厂车间需要更多的熟练技工。</p>
朱元璋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寝宫,不过精神却是异常饱满。</p>
给自己倒上一杯可乐,加上冰块一饮而尽,顿时浑身的燥热被一扫而尽,舒畅。</p>
凉爽了一点后,激动的心情也逐渐恢复平静,脑海中也开始思考起了大明的未来。</p>
如今大明的工业也初步形成体系,也形成了以采矿、钢铁冶炼锻造、机械制造为支柱的产业。</p>
除此之外,也有好几个大型糖厂,但是纺织业、丝绸织造等依然集中在士族手中,并未形成规模化生产,这离朱元璋所憧憬的英吉利式大规模纺织业生产集群,还有遥远的距离。</p>
除了新船厂建在松江府外,其余主要工厂都集中在应天府,但在应天府之外的州府,还并未形成产业集群,很多州府,只拥有一两个只能从事简单加工的工厂,造一点农具和炊具什么的。</p>
甚至在更偏远的地方,还和以前一样,工业还处于手工作坊的阶段。</p>
因此着眼于整个大明的话,事实上整个工业制造依然不够强大,很典型的就是大明各个阶层对工业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甚至是海外也眼馋大明的商品。</p>
这一次各番邦国前来大明,便都是带着贸易的渴求来的。</p>
可大明的制造力远远跟不上市场的渴求,就像是煤炉厂,从全国飞来的订单都排到明年了,哪怕工厂一再扩招,也根本忙不过来。</p>
这便是目前大明的工业现状,地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朱元璋叹了口气,他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解决眼前生产力不足的问题,最简单的办法便是建厂,持续扩大生产规模。</p>
可是,人手从哪里来呢?</p>
造车需要工人,造船需要工人,造枪更是少不了工人,矿场、机造厂、钢铁厂、糖厂等等,都眼巴巴的等着补充更多的人员。</p>
虽然北伐和南征抓获了近二十万俘虏,但在和安南签订了合约后,北伐所抓获的俘虏都被遣往安南采矿,而安南的俘虏,则都在铺设铁路。</p>
在去年年底,杨思义曾统领户部做过一个全国的人口统计,目前大明共有人口六千一百余万,这其中,刨去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小孩,哪怕是加上适龄妇女,也只有三千万左右,还要抛去两千多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p>
那么合适工业生产的,也就是几百万左右,还要抛去一百一十万大明官军,而剩下的人中,识字的,不到其中的三成。</p>
而且这三成人,还是分散在全国各地,能不能有效组织起来生产还是个问题。</p>
也就是说,真正能进厂的合格工人,也就一百来万左右,这还把那些一心想科考当官的人给算进去了。</p>
虽然不少简单的工位不需要工人识字,只要有胳膊有手,有把子力气拧螺丝就行,但是很明显,他老朱需要的是有文化的工人。</p>
你让一个目不识丁的人去锻造钢铁,听不听得懂指令工号那还是小事,一个不小心把自己掉进熔炉里那就是大事了。</p>
就更别说造枪、造机器这些技术性要求更高的工位了。</p>
因此唯一从根子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便是按照李敏所提议的,建立三级教育体系,将技术相关方面的知识,从娃娃启蒙时开始教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