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瞎想(1 / 2)

在他们看来,皇帝,皇后都来了,岂不是又能对冯家进行恩赏?</p>

再恩赏的话,他们怎么也能捞个一官半职吧。可惜,这次他们注定是瞎想了。直到宴席结束。</p>

皇帝,皇后离开,也没有对冯家给予恩赏。这让他们不免失望透顶。</p>

与此同时,这样的一幕,同样在吴王府也上演着。</p>

吴王朱祁铭,作为林家铺生活了二十七年的人。</p>

他一下子从一个普通平头百姓,直接跃入龙门,成为大明地位,身份尊崇的王爷。</p>

如此传奇故事,这些时日,早已传遍了江南的各个角落。</p>

不少人都感叹,这位林家铺篾匠的好运。</p>

当然,他们也只是感叹而已。</p>

而那些与朱祁铭有些沾亲带故的人,在大年新春的第一天,都蜂拥来到了南京城吴王府。</p>

虽然朱祁铭,身份已经与他们有了天壤之别。不过,憨厚朴实的他,还是接待了这些亲朋。并且,让王府的人,给予了他们隆重的招待。</p>

这些人本来只是普通的平头百姓,平时,白米饭都是吃不上。</p>

现在,突然能吃上山珍海味,喝上琼酿玉液。</p>

一旁还有婀娜多姿的宫娥伺候。</p>

如此的生活,让他们一下子像进了仙宫一般。这些人顿时升起了一些想法来。</p>

“铭哥儿,你如今是我大明的王爷了,这生活像天上的玉皇大帝一样。我们能不能留在你王府里做事啊?”</p>

“是啊,哪怕给你看家护院,伺弄花园也行啊。”“对,对,我给你当门子。”这些人为了能留在吴王府,争先恐后地自荐着。</p>

除此之外,还有人大言不惭,想要做一个王府的属官。</p>

朱祁铭听了,也只当他们酒醉后的胡言乱语,只是笑了笑。</p>

“我说铭哥儿,你现在是王爷了,难道看不上我们了吗?”</p>

“是啊,要知道咱可是表兄弟啊。”</p>

这些人不达目的,一副不罢休的样子。“不行的话,给我们在官府弄个官职也行啊。”</p>

“是啊,或者给个县令老爷当当。最不济也得给我们个官身吧?”</p>

吴王朱祁铭见这些人眼神热切,便知道他们真不是开玩笑的。</p>

而真是来求富贵的。</p>

对此,他无奈笑道:“不瞒各位,其实我只是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王爷。”</p>

“无论是府邸,还是这王宫的一切,都是陛下赏赐的。’”</p>

“实在没有能力能保你们富贵,或者一官半职。”很多人听了他的话,不由变了脸色。</p>

趁着酒劲,叫嚷道:“铭哥儿,做人要知恩图报的,我们都关系都不错啊?”</p>

“是啊,铭哥,你不能一个人享这荣华富贵啊,有福大家一起享,才好啊。”</p>

面对这些人一个个义愤填膺的样子,朱祁铭顿时一阵头大。</p>

他哪里见到过如此情况。</p>

无奈之下,只得劝慰道:“今天是新春,就先不说此事,大家好吃好喝。”</p>

这场宴会,直至每个人醉的不省人事,方才结束。</p>

而整个大殿上,已是一片狼藉。甚至,还夹杂着腥臭的尿骚味。</p>

朱祁铭看着这一幕,摇了摇头,立即吩咐太监,侍卫们把这些人送入了客房。</p>

之所以没敢让宫娥们服侍,是因为刚才吃酒的时候。</p>

有几个醉醺醺的家伙,对那些秀丽的宫娥动手动脚,吓哭了好几个。</p>

朱祁铭这才没有办法,只能让这些太监,侍卫去搀扶他们了。</p>

处理完这一切。</p>

瞎眼的林老汉,便把朱祁铭叫道跟前。“铭儿,对这些人你是怎么想的?”</p>

“儿子….…儿子想着能帮尽量帮吧。”朱祁铭无奈叹道。</p>

“胡闹。”那瞎眼老汉终究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之人。</p>

“你能帮什么?你现在拥有的,都是皇帝和太后赐你的。”</p>

“你难道还真想为他们谋一官半职,或者荣华富贵吗?”</p>

瞎眼的林老汉斥责道。</p>

“可……他们都是与我们沾亲带故啊。”</p>

瞎眼林老汉摇了摇头:“沾亲带故也是与我,不是你。所以,你明日就不用管了,我来处理吧。”</p>

“铭儿啊,你学会拒绝。你要知道,你若答应了他们,将会有更多的人,来找你。”</p>

“而且,若是爹所料不错的话,你岳丈一家也很快就到了,那才是更难缠的主。”</p>

当吴王朱祁铭,听到养父说起“岳丈岳母”一家后,身子猛地一颤。</p>

这些年来,他心中一直有个疑惑。</p>

那就是奇葩的岳母一家子,怎能养出妻子这么一个通情达理,勤劳能干的女人来?。</p>

十多年前,他养父带他去镇江做行商。花费了身上的钱,换来了这个妻子。她出身一户贫困的船工家庭。兄妹四人,两男两女。这范氏一家都很奇葩。</p>

朱祁铭那个岳丈范船工,是一个有名的吝啬鬼,吝啬到吃鱼,都要把鱼骨头嚼碎。</p>

十多年了,连压岁钱都从未给过朱素素三姐弟。岳母范孙氏,是一个尖酸刻薄的泼妇。两个大舅哥,只是当地的混混地痞。</p>

小姨子和她母亲一样的势利眼,改嫁三次了,在当地相当有名。</p>

这也是朱祁铭很疑惑的原因,为何这样的一个家庭,培养出妻子这么好的一个女人。</p>

这么多年,他们一家人每年都要去镇江探亲。但这一家人,却是从未来过林家铺一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