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两京制度(2 / 2)

其实,他来南京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大明的统治。</p>

只是这些措施,对百姓们起到了很好的作用。</p>

但这些百姓却是极为淳朴的,他们还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p>

想到这,他又开始暗自警醒自己。以后处理政务,要更多的考虑的百姓。</p>

哪怕体恤他们一定点,他们就十分满足,感激不尽了。</p>

想到这,朱祁钰下了辇车。亲自把跪伏在道路上的一众耆老扶了起来。</p>

“朕明白尔等的心意,但北方夷狄环伺,虽被朕震慑了一时,但谁又能保证他们的狼子野心不死呢?</p>

“为了我大明江山社稷,为了我大明百姓安危。朕不得不会北京城,守护我大明国门。”</p>

他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不但令在场百姓激动不已,感激涕零。</p>

就连周围的官员们,情绪也被调动了起来。纷纷跪倒在地,高呼着“陛下英明神武”云云。最终,朱祁钰还是上路了。</p>

他辇车后,则是浩浩荡荡的成千上万的百官,护卫。</p>

而这一路北上,想必又有花月余的时间。好在大部分都是水路。</p>

哪怕在船上,也都是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奏折,以及处理政务.</p>

当皇帝北归的依仗,便在此稍微休息了一晚。。</p>

因为明日,就将登上龙舟,顺着京杭运河,一路北上了。</p>

作为吴太后的干儿子的杨半城,当然是不遗余力,忙前忙后。</p>

江南的特产,装了一~船又一船。以此向吴太后表达自己的孝-心。当夜,宴会上。朱祁钰嘱咐杨百万,杨半城父子道。</p>

“尔等家族作为皇商,以后尽心尽力,切勿胡作非为。”</p>

“若作奸犯科,哪怕尔等昔日有功,还是太后干亲,朕也不会饶恕你们。”</p>

杨氏父子,慌忙磕头答应。</p>

“请陛下放心,这些年我们父子经商,都秉持着天地良心。”</p>

“如今有陛下的抬爱,我父子更要小心翼翼,为陛下尽忠,为大明谋福祉。”</p>

朱祁钰倒也十分信任这对父子。看似警告他们,其实未尝不是警告江南的些豪绅巨贾。</p>

“陛下,北部边陲紫荆关八百里加急,说盐,铁紧缺等紧缺。此事不由就交由杨氏父子来办吧。”</p>

作为江南人出身的商辂,上前奏禀道。</p>

不过,朱祁钰却是摇头道:“不,杨氏父子他们还是主抓对外的贸易即可。”</p>

“他们有固定的船队,熟悉海洋上各个势力,又对海外诸国十分熟识。”</p>

“朕要他们要扩大规模,与海外诸国互通有无。”“在赋税方面,倒是可以给予优惠。”杨家父子听了,激动莫名。</p>

作为扬州的首富,他们虽也想开拓北方的市场。但海外的市场,才是他们杨家的大头。</p>

如今,有了皇帝的关照,给予赋税优惠,那么他们就可以再制造二十艘大船,开辟更多的海外市场。</p>

“谢陛下恩典。”他们杨氏一族,本就擅长海外贸易。</p>

如今有了皇帝的恩典之后,官府就再也不敢巧取豪夺,难为他们了。</p>

更重要的,还给予了他们赋税方面的优惠。</p>

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把大量的资金,打造更多的船只,雇佣更多的人手,开辟更多的海外市场。</p>

赚取更多的海外物资,以及金钱。</p>

当然,朱祁钰之所以这样做,并非是因为杨半城是太后的干儿子,才给予他们的恩典。</p>

他其实是以杨家父子为标杆,让江南的富商巨贾知道,海外贸易大有可为。</p>

从而刺激他们的冒险。</p>

从而为大明带回更多的原始积累,以及海外的原料。</p>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坚持下去。</p>

大明的财富将会与日俱增,国力将愈发的强大。而杨家父子,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p>

宴会上的不少富商巨贾,看向杨家父子的眼神,都充满了羡慕和嫉妒。</p>

朱祁钰要的就是这种效果。</p>

等杨家父子从海外带回更多的财富后,相信将更能刺激这些人。</p>

翌日,日上三杆。</p>

皇帝朱祁钰,带着吴太后,后宫的妃嫔,文武百官终于登上了龙舟。</p>

扬州的士绅,商贾,百姓聚集在岸边,跪送天子北归。</p>

浩浩荡荡的龙舟队伍,缓缓驶离了港岸。</p>

这一次,无论是朱祁钰,还是太后,众妃嫔,终于不用在船舱里了。</p>

他们纷纷走出来,依靠在船栏,欣赏着两岸的美景。</p>

如今,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春风徐徐。</p>

众人不由陶醉在这美景之中。</p>

而朱祁钰则是与诸多的重臣,或者饮酒作乐,或者填词作赋,倒也逍遥快活。</p>

此次北归,竟显得那么舒适快活。</p>

(/59878/59878962/10100621.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