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青笑了笑,“既然因为这两个原因反对,那就解决这两个问题,不劳民伤财,让老百姓自开河道,这事情就能迎刃而解了。”</p>
这时候,顾邵和大皇子都看了过来,“那如何做到呢?兴修水利,需要大量的银子。即使现在国库充盈,也未必能够负担得起如此浩大的工程。”</p>
“老百姓出劳役,也比往年辛苦,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就会形成民怨。”</p>
李元青轻笑,“修水陆,全大周的人都能用,没道理国家出钱了,老百姓出力了,中间的士大夫和商人不出钱。毕竟他们也会用啊!”</p>
“有民怨,那是因为老百姓免费干重活,当然不愿意,可花钱雇佣老百姓干活。能赚到钱,让老百姓的日子更好过一些,想必民怨会少一些。”</p>
顾邵诧异,“李将军,你能让无利不起早的商人自愿掏钱?”</p>
李元青点头,“把河道分成一段又一段,然后组织有钱的商人,给钱,就有官方的碑文立在河道边,并且搭建功德亭,把捐钱的商人名字写在上面。”</p>
“捐得越多,荣誉就越多,陛下可以给个低等的爵位,就算不给爵位,也能嘉奖。总之,商人想要好名声,就要出钱,还得出得心甘情愿。”</p>
顾邵和大皇子相视一看,如果他们是商人或者当地的富户,当然愿意捐点银子,在功德亭的碑文上留下来名字,供世人瞻仰。</p>
“李将军,你这主意不错。”顾邵笑道,“这样不仅商人想出银子,估计当地的名门望族,也愿意留名。没有名字的,反而会被人看不上。”</p>
李元青笑笑,“还有一个办法,官府现在抓没籍的奴仆,一旦被抓到,重罚其主人,但会恢复奴仆的自由身。”</p>
“徭役只是安排在自由身的老百姓身上,我觉得不公平。家里有多少奴仆,也要按人头,要么去干劳役,要么出钱,免除劳役,让愿意干劳役人,干活赚钱。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p>
大皇子震惊,眨眨眼睛,“还能这么做啊?”</p>
李元青点头,说出自己的想法,“当然可以这样做,你看那些世家大族,仆从成群,但奴仆因为是奴籍,不用交税,也不用服劳役。”</p>
“现在大周迅速扩张,需要人口,这样的举措,还能改善世家大族越来越多奴仆的局面。”</p>
虽然现在是封建社会,但自由民才是朝廷统治的基础。那些奴仆,从身份上算是有他们卖身契的主人的附庸。</p>
“现在陛下威望很高,而且也是朝廷需要,因此我觉得应该能够推行。处理好这些事情,我觉得兴修的水路,还能更大更宽更长一些。”</p>
顾邵哈哈一些,“相当可以!接下来就是如何组织,如何监督的问题了。”</p>
大皇子没想到这么复杂的事情,居然在李大将军的三言两语中解决了。</p>
虽然中间实施起来,需要耗费很多物力和人力,但这的确是个创举。</p>
“如果整体同时兴修,的确困难重重,但咱们可以选择一段,开始实验。反正来日方长,一年修一段,几年就能修好了。”</p>
李元青眼露赞赏,“大皇子聪慧过人,此举甚好。如果第一段能够顺利完工,朝廷和商人士大夫,世家大族除了钱,老百姓干活赚到了钱,河道挖宽挖长了,一举三得。”</p>
“有这样的典型在先,接下来再修下面的,阻力就会少很多。大家都知道好处,一定非常欢迎。到时候,不仅百姓歌颂,地方官热衷,就连当地的出钱的人,也非常欢迎啊!”</p>
大皇子心情雀跃,跟李元青和顾邵谈过之后,整理措辞,然后令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p>
此时的周平帝收到大皇子送来的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从头开始自学。</p>
这一学,周平帝迅速沉浸其中,甚至忘了批改奏折。</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