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孔爱卿不愧为圣人之后,朕当然也不会吝啬。</p>
朕拿出十万贯来助孔爱卿推广字典,</p>
拟旨,国子监祭酒孔颖达,撰写字典有功,赏金万贯,绢帛一千匹,白瓷十件,珍珠十枚,</p>
赐厚德载物金匾一块,发邸报传各州县。”</p>
李世民也很高兴,对孔颖达大肆封赏。</p>
“谢陛下赏赐。”</p>
孔颖达也非常兴奋,钱财无所谓,陛下亲赐厚德载物的金匾,还有发邸报传各州县。</p>
他这是要名留青史的节奏啊。</p>
这件事史官必将记录在案,想想他就觉得血液沸腾。</p>
在场的有一半官员脸色都不是很好,这些人都是世家大族甚至还包含了山东士族。</p>
孔颖达这是在刨他们的根啊,他们就指望入士来维持家族,但是以后都读书那入士的几率就会降低。</p>
但是反观孔家就不会受影响,他们是圣人之后,越多的人读圣人之书,他们孔家地位就越高。</p>
不过他们也没有反驳的理由,也不敢反驳,他们是世家,但是孔家也经历了千年,</p>
可以说孔家在某些方面势力比他们这些世家大多了,他们动不了人家。</p>
李世民心中更是高兴,字典一事他早就知道,李慎跟孔颖达密谋的时候,</p>
李世民就知道这件事,而且李慎也跟他说过,</p>
他今天的所有都是在表现自己毫不知情,并且把功劳都推到孔颖达的身上,</p>
以此来保护他那个幕后的儿子,就算世家人知道这里面肯定是有李慎的份,</p>
但是也要让他们认为最大的功劳是孔颖达和他的团队。</p>
国子监祭酒孔颖达献字典一事,很快就在外界传开,就在大家不明白什么是字典的时候,</p>
李慎的大唐日报向全国发行了一期赞扬孔颖达的文章。</p>
把当时在朝堂之上的情形都写了下来,包括陛下龙颜大悦,下旨赏给孔颖达丰厚赏赐,</p>
还有厚德载物的匾额等等。</p>
并且描述了字典的详细作用,可以让不认字的人认字,认字的懂意思,以后在看古籍不用教谕也能懂个七七八八。</p>
这让天下的学子无不欢呼雀跃,孔颖达的名声前所未有的高涨。</p>
“王爷,你这招真的妙,如今外界都在传颂孔颖达,没有一个人提及王爷你。</p>
小人看来就算是世家也都认为这件事是孔颖达所为。”</p>
纪王府内王洪福拍着马屁说道。</p>
“臣倒是觉得世家不可能想不到王爷,只不过这件事主要在于孔颖达,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出手而已,</p>
不然就是与天下读书人为敌,就算他们是千年的世家,他们也无法与天下的读书人对抗。</p>
他们也怕遗臭万年,读书人的笔有时候可比刀可怕多了。</p>
臣就怕他们惹不起孔家,来找我们麻烦。”王玄策倒是没有那么乐观。</p>
“那倒无所谓,本王过几天就要去西北了,他们也找不到本王,要是在西北惹本王,本王还不敢杀他们?笑话。</p>
咱们就慢慢等,不着急,本王才十八岁,有的是时间,慢慢的就把他们消磨没了。</p>
我们走着瞧。”</p>
(/73525/73525988/5650747.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