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四州六部(2 / 2)

赵奎出列拜道:“主公,属下才识不足,恐难当重任。愿另举荐一人出任——”

“何人——”既然是赵奎自己不愿意,秦帆也就不打算勉强了。

“王累。”

“可是那日质问我的益州从事,王累。”

“主公,王累才识十倍于我,更兼忠贞贤达,请主公思之。”赵奎再次叩拜,道。

秦帆笑道:“我岂不知王累之忠,之才。正是确认是他而已。由,王累,出任渝州刺史。”

王累出列叩拜,道:“谢主公1

“吏部提议张松任益州刺史——”

这个是秦帆与众心腹商议的结果。益州新降,沿用旧官,梁州众人不放心;空降他人,益州本地又不满意。思来想去,只有张松最为合适。

张松现任汉中郡守,实打实的“第一郡守”,顺势转任一州刺史,也理所应当。更关键的是,张松祖籍蜀郡,几代益州为官,由他入主益州,本地官吏心理上更能接受。

果然,一众文武,尤其是益州官吏稍微交头接耳后,口气就统一了。

“我等无异议。”

“由,张松,出任益州刺史。”

张松出列叩拜,道:“谢主公1

“吏部提议黄权任夔州刺史——”

诶——竟然不是乐进,底下文武中有人悄悄议论。

乐进是秦帆的小舅子,一直都督襄阳郡,按理说应当顺势转任夔州刺史啊?不过,有了赵奎谦让之举作先例,很快议论声就没有了。

夔州,核心地区便是襄阳郡。几日商议的结果,大家一致觉得需要给襄阳郡设立缓冲地带,是以将上庸、秭归、宜城等郡一并由夔州统领,拱卫桥头堡。

夔州主官就变得十分重要,既要擅长内政,保境安民、发展生产、囤积军需,又要知兵能战,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事。

本来徐庶是最合适的人眩统率八十七,武力六十四,智力九十三,政治八十,上马征战,下马治政。

可惜徐庶投奔时日尚短,资历、威望、功绩不足。

余下众人中,都很“偏科”,要么只擅长内政,要么只擅长谋略,要么只擅长兵事。

只有黄权,各方面能力较为全面,统率七十五,武力五十九,智力八十二,政治七十九。

“我等无异议。”一众文武,终是异口同声答道。

“由,黄权,出任夔州刺史。”

黄权出列叩拜,道:“谢主公1

终于将四州主官平稳定下了,至于余下长史,以及各郡、县主官、副官,当属吏部份内之事。

“各州长史,各郡、县主官、副官由吏部与刺史再报我议定。”秦帆此举,既是为了疏散一些矛盾,也是为了增加一州的协调默契。

“诺1阎圃、郑泰、张松、王累、黄权五人齐声应道。

接下来,是将军府三省六部人眩

几日的商议,秦帆与一众谋士已经达成一致,暂时不设中书令、御史令、尚书令,一方面是尚无合适人选,另一方面得给众人留下晋升空间。

至于各部尚书,阎圃自然不便提议,只有由秦帆当众宣布。

“由,郑浑,出任户部尚书。”

“由,单飏,出任礼部尚书。”

“由——”

“主公,稍待——”秦帆正要说出兵部尚书人选时,就被一声打断。

原来是单飏。

“单公,有何指教。”秦帆对单飏一直心存感激,而且他的资历、威望、才能也确实当得,很是客气的询问道。

单飏拜道:“兵部尚书,属下另有一人推荐,还请主公稍待。”

秦帆非常好奇,忍不住问道:“何人,能得单公如此看重。”

“呃——此中隐情容后再禀。”

“兵部尚书,再议。”秦帆只得按捺心中疑虑,继续宣布其他几部主官人眩

“由,贾诩,出任刑部尚书。”

“由,赵奎,出任工部尚书。”

总算将文官系列主官班子搭建起来,秦帆长舒一口气,竟觉得肚中饥饿难耐,才想起昨天只饮了些酒水,早上也不曾用餐。看看日头,正好午时,决定午后再议。

“休议。便请诸位府中用餐,略作休息。一个时辰后,再议。”

“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