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木想了想,悠然神往的问:我当初栽下的是什么树我想问的是:晋国的卿比楚国的卿好在哪里为什么我总觉得手头缺少合适的人才,而晋国无论怎了一抓,人才都一大把一大把
子木是令尹,所以他必须继承前任给他留下的摊子。按封建时代一贯的负责任看法楚国前任令尹留下的错误也是楚国的错误,而楚国的硭误必须由他这位现任令尹担当,所以他才问:我当初种下的是什么树
声子回答:在我看来,令尹如今所做的很多事情,已经远远胜过晋国的卿了,然而,虽然晋国的卿比不上楚国的卿意指晋国执政赵武比不上子木当然,声子现在还不知道赵武在晋国也在做子木同样做的事情,但他们的大夫则要贤于楚国的大夫,都是做卿的材料。
他们的人才就象杞楫皮草一样。
络觉得奇怪吗杞梓皮革,本来是楚国特产,却在源源不断地被运到晋国。楚国固然人才众多,但实在是晋国人在使用他们啊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子木讶然,问:难道他们晋国就不su同宗和亲戚担任大夫吗
声子回答:有是有的,但他们任用的楚国人才的确是大多了。
我听说,善于治国的,赏赐不过分,罚刑不滥用。赏赐过分,怕的是误赏了坏人;刑罚滥用,怕的是误罚了好人。
如果赏罚的错误难以避免,那么宁可铢赏坏人,也不能错罚好人因为失去好人,远比便宜坏人害处更大,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了好人存活的环境,这个国家也就完了。
诗曰:人才沦丧,国家灭亡人之云亡,邦国殄瘁o,说的就是人才流失的可怕。所以夏书里说:与其与杀无辜,宁可让罪人漏网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怕的就是失去善人。商颂也说:赏赐不乱,刑罚不滥,不敢偷闲怠慢;天子命令下国,一定要建立福祉不鳖不滥,不敢息皇,命于下国,封建厥福,这也正是商汤之所以得到上天赐福的原由。
古之圣君治理百姓,特别注重公正的赏罚,以及对国民的尊重让国民获得有尊严的生活。比如:古代刑法规定:对百姓用刑之前,行刑者要减少膳食,并且撤去音乐,以此表明自己畏惧用刑;治国者需夙兴夜寐,处理朝政孜孜不倦朝,以此表明自己体恤民众,等等。
而如今的楚国,各社会阶层板结,许多人一生下来就成为富二代官二代,他们不是因为才能就受到国家的重用,而是因为出生,就理所当然把持国政。这些人把持国政之后,为了维护他们的优先权,自然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国家公器的威力,阻止其他人越他们一今楚国任命青年官员,不是贵族后代不用。即使偶尔有些普通人进入官吏阶层,但如果他们不与贵族官宦结亲,根本在楚国寸步难行啊。
长此下去,楚国许多有才能的普通人看不们,所有有利益的产业都被贵族把持,普通人因此失去了奋斗的,失去了努力的动机,以至于纷纷出逃外国,期望在别的国家,能依靠自己的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这就是我楚国最终衰落的原因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回头看看,我们重用的那些留在国内的贵族子弟,又怎样呢现实的情况是大夫们纷纷出国逃死,成为别国的谋主来危害楚国,以至于国家的祸患无药可救,留在国内的官宦却只知混吃等死收贿赂,对国家的强弱毫不关心这一切都是因为楚国刑罚不公正,不能任用自己的人才啊而晋国人却不一样,他们从不因为出身而重用某人。当年楚国的子仪叛乱在前613年,析公逃奔晋国。晋国人把他安排在自己国君战车的后面,以其为谋主。后来晋楚在绕角作战前映,晋军已经准备遁逃了,但晋国人这时采纳了析公之计,楚军果然当夜溃败。
晋军追击,随即入侵秦国,袭击沈国,俘虏沈国国君;随后又在桑隧打败楚国申息两县的军队,俘虏了申丽,凯旋而回自此,郑国再也不敢向南归附楚国。楚国之所以失去华夏诸侯,就是晋国重用外卿析公的作用。
当年的若敖氏叛乱前阅b年,伯贲的儿手贲皇投奔晋国。晋国人将他封在苗即苗贲皇,以其为谋主。后来两国在鄢陵决战前57绰,晋国人听从了他的建议,结果楚军大败,楚王受伤军队溃逃,子反潘党自杀从此,郑国背叛楚国,吴国也开始兴盛,楚国丧失诸侯,这都是得力于晋国对茜贲皇的重用啊。
此二人如果现在仍在楚国,我们会重用吗
子木茫然的回答:是啊,你说的都对。
声子:现在还有更严重的呢伍举是申公子牟的女婿,申公畏罪出逃,楚国的国臣都说是伍举送他出逃的,伍举害怕被获罪,出奔到郑国,每每引领南望楚国,说:也许我会被赦免吧,如此拳拳爱国之心,楚国上下也不以为意。现在伍举他已经在晋国了。晋国赵武正在四处搜寻人才,打算把一个县赐给伍举,让他的职位与叔向并列。到时候,如果伍举一心危害楚国,岂不是绝大的祸患吗
听到这里,子木也箬千惊恐不已,赶紧向楚康王建议,增加伍举的禳上爵,召其回国。
不久,声子派椒鸣伍举的儿子伍奢之弟替楚国迎回了伍举伍举是刚刚进入晋国,就被楚国人接回去的。此时季札已经经过了鲁国,进入卫国。
手札是吴国人,很少接辕中原文明,他是个音乐爱好者,在鲁国的时候曾请求鲁国人演奏了全套的中原音乐。季札非常知道礼节,一举一动充满贵族风度,他对音乐的评价主要是诗经当中的音乐被鲁国人郑重其事的记录下来,并留下了叹为观止这个词,李札这段评价是中国最早的音乐鉴赏资料,也是诗经音乐的评价典范。
李札经过徐国的时候,他佩戴的青铜剑非常漂亮吴国人在冶炼青铜上面的技巧向来高,即使现代人见到出土的越王剑,也被它的美丽震惊的目瞪口呆。徐国国君见到季札腰上佩的宝剑,非常欣赏,但因为当时的贵族身配宝剑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李札是出使晋国的使者,使者身上无剑,恐怕会受到晋国的轻视,所以徐国国君不敢开口向季札讨要。
季札是个非常有眼色的人,他看到徐国国君的神色,心里已经答应将宝剑赠送给徐国国君,但他因为出使的任务没有完成,还需要这柄宝剑证明他的身份,所以他嘴上什么也没说。
等到他出使任务结束,返回徐国的时候,徐国国君已经去世号,季札去徐国国君的墓上拜祭,并把随身佩戴的宝剑挂在徐国国君墓边的树木上,说:我是来兑现承诺的,当初我虽然没有口头答应徐国国君,但我心里已经答应了。由此,中国留下了心许这个词。
季札赠送徐国国君宝剑的事情是后话,此时季札已经到了孙林父的领地戚,这片领地目前归属不明,说它是卫国的领土也罢,说它是晋国的领土也成。季札欣赏完卫国的音乐,特地来到戚地,是欣赏位于戚地的黄河大桥的,他在桥的南岸驿馆住下,夜里睡不着觉,走到黄河边上欣赏着夜色中的大桥。
黄河大桥如今日夜通行的人不断,朦胧的月光之下,桥面上打着火把赶路的人络绎不绝,火把在桥上汇成一条长龙,仿佛天上的星河坠落人间。河水的波涛声,风声,两岸的林涛声汇集成一篇美妙的乐章,这是天籁之音,让李札听的入神。
忽然之间,岸边有钟声传来,季札感到很奇怪,侧耳倾听片刻,感慨说:奇怪啊,我听这钟声飘飘渺渺,像是呜咽不断的垂死挣扎声,这声音不详啊。预示着当地领主要受刀兵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