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章 出发(1 / 2)

八月一日,在饶州耽误了近一个月的逃难大军在经过了短暂的喜悦之情后,终于再次齐聚瓦屑坝,开始了他们人生中的再一次的逃难历程。

在这不得不提的是,由于那天晚上相亲大会的成功,在第二天再次江澄等人再次征收了三百多名士兵,此时罗汉军预备营中已经聚居了来自各地的一千三百多名的好汉。

这段时间江澄一面要训练这些心的士兵,同时还得安排上百艘的船只。哪些船只用于运送粮草,哪些船用来载人,而具体又有哪些人有资格乘船,幸好在这件事情上王馨颖和文柳娘都能帮助他不少。

而到了晚上,他则和众人讲解保家卫国的理念,同时又要安排文柳娘这些读书人给这群文盲上课。

这让一群士兵们叫苦不迭,白天的训练以及够累了,晚上还要接受这非人的折磨,其中熊家三兄弟反应最为激烈,但当得知以后如果要升为排长、连长以及更高的官都必须识文断字之后,反而成为了学习最为积极的几个。

排、连、营、团、师、以及军长,这是江澄新公布的官兵等级,此前宋朝军队中的等级实在太过繁琐,从最低等的士官到权势最大的太尉,一共分为八大梯次,六十等级,不要说江澄这个外来户,就是孟钊这个半体制中的人到现在都摸不清楚。

为此,江澄便和孟钊等人商量改变了之前的官兵等级,改用全新的叫法。

军队正式改名为罗汉军。只是罗汉军还是个空壳子,罗汉军预备营倒是人员充足。

在预备营中,孟钊为营长,吴棋为政委,副营长是熊家的老二,至于后勤,江澄便交给了文柳娘以及王馨颖两人。

在营级以下,则设置了十个连队。只是到了连级之后,不再设置政委一职,只有连长和副连长。包括熊大,熊三,王华以及其他的几个老兵都成为了连长。

只是包括孟钊吴棋在内,他们这些职务都只是暂时性的,因为江澄还有另外一条规定,军中所有的职务,包括他这个有名无实的团长,都坚决奉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只要有人自认为能力出众,甚至于可以将江澄取而代之。

而这其中的能力,当然不仅仅只是在武力方面,还有在带领军队取得一场场的战斗胜利方面。

除此之外,预备营还组织了医疗队、顾问队。

医疗队自然是以梁昆为首,梁昆的建议江澄虽然没有采纳,但也知道这是受到时代的限制,为此,江澄还江现代军队中常见的医疗急救措施和卫生情况同梁昆等人坐了交流,这让梁昆极为的敬佩,并且承诺,以后一定尽量挽救每一位受伤的士兵。

至于顾问队,则都是由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组成,他们或者是由于年纪,或者是伤残的原因,不可能再次出现在战场之上,但是对于再战场上保命的手段,却是江澄嘴迫切需要的。

江澄也同样上过战场,但他那都是小规模的冲突,和冷兵器时代动辄几千上万人的战争规模相比,保命手段各有区别。江澄是组建了这支军队,也明白随着军队的壮大,他们迟早是要和元军进行战斗的。

从内心深处来将,江澄可不愿意看见其中任何的一名士兵牺牲在战场之上,但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就连他自己,他也不敢保证那一天死亡之神便再次降临到他的身上,但是尽可能地减少士兵死亡,这是他作为队伍的领导必须做好的事情。

此时的番阳湖湖面上。众多大小不一的船只齐聚在码头周围,打头的正是原属于饶州府的官船,里面装载了上百万斤的粮食,以及几十万两的白银。

在官船后方,就是番阳湖中大小不一的渔船,这些渔船大的能容纳几百人,小的如竹筏,也只有精通水性的人才敢和船主一样,站在上面迎风飘扬。

在最后面,则是一艘战船。长约有二十五米,宽约六米,能搭乘士兵两百余人,原本根据江万里的打算,至少要造出十艘类似战船,可惜天不遂人愿,才刚刚造出一艘下水,便已是阴阳两隔。但是战船却被江澄派上了用常

在船上的正是王华率领的一百名士兵。作为逃难大军的后盾,王华不仅要训练出一支合格的水军,更要在一旦出现元军追随的情况下,作为殿后的部队,阻拦元军的追杀。

虽然船多,但逃难人群更多,经过了接近一个月的等待,此时的逃难人数已经接近三万人,而且其中更多的都是老人和幼儿,而且上百艘的船中,更多的都是独木舟的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江澄只能安排罗汉军预备营以及一些年轻人在岸边步行。

文柳娘原本想要和江澄瞪人一起在陆地上步行,但是却遭到江澄的嫌弃,这也实在是因为文柳娘走路的速度太慢了,作为一个常年没出过绣房的人,她走路的速度比起王馨颖都慢了不只一个节拍,或者倒是可以和蜗牛比一笔,毕竟王馨颖这位地主家的女儿,为了家中的生意,可不只是一次往返于五十里巷和饶州城之间的,如果不是因为天下不太平的缘故,甚至于还能去往更遥远的景德镇和江州洪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