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陆战队孤军深入(2 / 2)

晚清第一枭雄 左茂行 1390 字 2022-10-01

难道,它们要到岳州?是要截断湘军退路?还是要奇袭长沙?

答案很快便揭晓了。

右二军第二师六千余人,分乘一百余艘运输船,在第一师铁甲舰的护航下,一路溯江而上。他们先后越过金口镇、鲇鱼套、嘉鱼县等军事重镇,沿途并不停留,直至陆溪口。

陆溪口是陆水与长江交汇的地方,大致位于湖南岳州、湖北武昌的中间位置。

右二军在陆溪口处留下一千精兵、三艘铁甲舰,由军长史潘西亲自坐镇,负责固守陆溪口。然后,大队人马并不停留,从陆溪口折入陆水,再次溯陆水而上,目标直指湖北蒲圻县、崇阳县。

蒲圻县和崇阳县紧临陆水西岸,地处武昌城南。

武昌虽是湖北省会,却位于湖北省东南方向,位置较偏。从武昌府城往东,是武昌府大冶县、兴国州、通山县,与江西交界。

这一带都是崇山峻岭,多矿产,往东又是复兴会根据地,武昌的湘军自然不能往这个方向撤退。

武昌府城西、北都是长江。湘军要撤退,只能往西南方向撤,可以撤回湖南。湘军的粮台也设在西南方向。

蒲圻县、崇阳县与武昌府城相距并不近。若要从蒲圻县、崇阳县包抄湘军后路,在时人看来,未免有些痴人说梦。

曾国藩一向注重稳扎稳打,行军打仗要求结硬寨、打呆仗。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湘军一天行军速度只有四十里左右。到了下午,天还大亮时,湘军就要停止行军,设置营垒、挖掘壕沟,以期立于不败之地。

这种打法,对付太平军还可以,对付复兴军就完全不行了。历史上,淮军继承湘军衣钵,在甲午战争中沿袭旧式战法,被采用西方战法的日军打得溃不成军。

与陆师相比,水师打仗又有许多顾忌。当时的蒸汽动力船航程有限,作战半径不大。

右二军在湖北大冶设置煤港,战船可在大冶加足煤炭。从大冶至陆溪口,江上航程足有七八百里。正常来说,战船燃料绝对不够。

之前,右二军帮石达开运输五千兵马至湖南岳州。运输船近一半的运力都用来运输煤炭了。即便这样,船队在返程时煤炭用尽,不得不靠岸两天。直到大冶方面运来煤炭后,船队才得返航。

这一次,右二军不仅深入敌后,还溯流至长江的支流,真的是不要命了吗?

右二军这一着太过重要,关系到复兴军能否顺利包抄湘军。不管要冒多大的风险,哪怕船只要搁浅,右二军也要开进陆水,抢占蒲圻县、崇阳县。

右二军驶入陆溪口,随即按计划分成甲、乙两队,分别进攻蒲圻县、崇阳县。相较而言,崇阳县军事价值更高,湘军在崇阳县配置兵力更强。

甲队由右二军复兴委员张允华率领,带三千名陆战队员进攻蒲圻县。乙队由参谋长崔克率领,带四千名陆战队员进攻崇阳县。

右二军第二师人数最多,共有八千人,主登陆出战,又称右二军“陆战队”。这一次,第二师几乎倾巢出动。

乙队先出发,一路直航至鲁家港。再往前走,陆水变浅,载重量较大的运输船无法上驶。

崔克当即立断,下令停船,陆战队员登陆,跑步向崇阳县城奔去。乙队留下一艘铁甲舰保护运输船,崔克自率三艘铁甲舰直航至崇阳城外。

崇阳县城地处陆水、高堤河、白羊山水三河交汇处,虽是武昌府治下的县城,却靠近江西盛湖南省,是一处非常紧要的水陆枢纽。

湘军在崇阳设有粮台,除了湘军四千精锐守城外,还有上千名团练助守。

崔克乘船先到崇阳城下,正是中午时分。他等不及陆战队员,指挥铁甲舰向城墙猛烈开炮。

105mm舰炮使用穿甲弹可以对付普通砖石城墙,使用杀爆弹可以对付普通夯土城墙。

炮击一个小时后,右二军在崇阳城墙上轰出一段五十米长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