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隆见柴绍退意决绝,而且年事已高,也就不再强求了。</p>
“也罢,朕若是强留你,显得朕不近人情了。”李世隆道:“这太平书拢共十卷,你写完一卷,便给朕寄来,朕帮你做录!”</p>
“微臣叩谢天恩!”</p>
柴绍朝着李世隆行了大礼,眼眶也是微红。</p>
李世隆点点头,准许柴绍告老,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落幕。</p>
柴绍离开后,李世隆给了柴绍许多恩赏。</p>
而柴绍告老,也很快在京城传开了,一时间众人都是猜测纷纷。</p>
无他,柴绍告老的太突然了。</p>
半点征兆都没有。</p>
不过,仔细一想,又觉得柴绍在这个时候退出朝堂,乃明智之选。</p>
李世隆没有再三挽留,便是最好的证明。</p>
其一,他已经封了二十四功臣。</p>
其二,萧丽华已经站出来为大乾正名。</p>
功名利禄,他该得到的都有了。</p>
皇帝待他不薄,急流勇退才是最好的选择,既不会碍皇帝眼,又能空出位置给其他人。</p>
柴绍走的很急,告老第二天,就收拾东西准备离开。</p>
秦墨带着柴思甜来为柴绍送行。</p>
为了演的更像一些,柴荣也特地向李世隆求了个圣恩,护送柴荣荣归故里。</p>
这也是人之常情,李世隆没有不准的道理。</p>
除了李世隆给的文武散官的封赏,其他的赏赐,他一概不收。</p>
老秦跟老窦也来了,两家都是亲家。</p>
“亲家,珍重呐!”窦玄龄拱拱手,有些唏嘘的道:“一晃眼的功夫,三十多年过去了,咱们也都老了。</p>
再有个两年,我也要告老了。</p>
亲家给我留个位置,到时候咱们做个伴,下棋饮茶看书,聊天说地,必然快活!”</p>
柴绍笑着点头,“求之不得,只不过,这一次著书,我估计会游览大乾山河,走到哪儿写到哪儿。</p>
现在还走得动,真到了走不动的那一天,也就没机会了!”</p>
“真洒脱也!”秦相如竖起大拇指,心里却很明白,柴绍这一次是为了秦家的大明,“亲家也记得给我留个位置,再过上两年,老夫一定过去作伴。”</p>
柴绍笑着道:“你可别诓我!”</p>